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培乐 通讯员 潘明 摄影 陈杉杉 王敬贺
他们,年龄相差近柒零岁,他们,原本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他们,却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。近日,在武警山东总队训练基地,捌伍岁的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老人一脸皱纹,但精神奕奕!台下的新兵一脸稚气,却难掩刚毅!
“他堵枪眼时我,就在现场,距离不到伍零米”
壹零月壹叁日上午,武警山东总队开展“追寻红色记忆,感悟英雄精神”主题访谈活动,战斗英雄、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受邀来到训练基地的新兵团,为全体新兵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教育课。
“他堵枪眼时,我就在现场,距离他不到伍零米!敌人的照明弹让阵地像白天一样亮,他用最后的力气完成了英雄的壮举……”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时,李继德就在距其伍零米左右的战壕里,亲眼目睹了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刻。
再次回忆起陆捌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,捌伍岁高龄的李继德老人精神矍铄,声音高亢,讲起上甘岭战场的惨烈悲壮,讲起与黄继光亲如兄弟的革命情谊……,动情的讲述让台下的官兵们不禁流下了眼泪。
黄继光壮烈牺牲后,李继德满怀为战友复仇的念头勇敢作战,冒死冲锋。在两天后的一场战斗中,身负重伤。只能告别朝鲜战场,被辗转送回国内接受救治。康复后,医院给出了“不适和部队工作”的意见。就这样,李继德带着“叁处贯穿伤,陆个弹孔”回到了老家。这些“特殊的勋章”,见证着李继德和黄继光同样的精神脊梁——即便牺牲,追寻信仰的脚步也绝不退缩!
兑现陆叁年前的生死约定
黄继光曾与李继德有过一个生死约定:“咱们约好,如果我牺牲了,你就给我家里写信。如果你牺牲了,我就给你家写信,还都要去家里看一看。”上甘岭战役开始前,黄继光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了这些话,可不成想却一语成谶。这份战友之间的生死约定,成了李继德大半辈子的心愿与追寻。
贰零壹伍年肆月,在 的帮助下,李继德终于联系上了黄继光亲人。时年捌零岁的李继德从家中出发,奔赴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,去兑现陆叁年前的那个约定……
现场,还特意连线了“黄继光”连,“前辈您好,我是‘黄继光连’指导员,我代表全连官兵向您致敬!”跨越近千公里的距离,一句亲切的问候,一标准的军礼,让老人热泪盈眶。
面对台下的青葱面孔,老人也是十分高兴,当主持人说,“老前辈,从淄博高青县到济南毕竟是壹青岛供卵零零多公里的路程,您受累了。”“不怕累,听高青中队指导员说武警总队邀请我给新同志上课,我很高兴。我是真想跟你们这些孩子们见个面、聊聊天啊。”
“前腿弓,后腿蹬,双肩挺起,刀尖前送!杀!杀!杀!”虽然已是捌零多岁高龄,但演示起黄继光教给他的刺杀术时,老人动作依旧迅猛有力。
老人成驻地中队“编外指导员”
台上讲得生动,台上听得入神,先辈们为了祖国抛头颅、洒热血的英雄形象,在官兵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李继德老人家乡驻地官兵代表,淄博支队高青中队指导员曲诗伟介绍说,有一次中队两名同志闹别扭了,我也不多说什么,直接带着他俩去见李老(李继德)。老人给他俩讲起自己跟黄继光的战友情,两个人都听哭了,马上就和好如初。“可以这么讲,李老就是我们中队的编外指导员。”
“前辈您好,我是泰安支队执勤一中队排长,现在正随部队在泰山之巅执行维护秩序任务。山上很冷,心却很热。因为我们知道,这里是向全世界游客展示武警官兵形象的窗口!”在泰山之巅、在海岛哨位、在黄河岸边,在齐鲁大地的座座军营,官兵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言向前辈致敬。
“老英雄奋勇杀敌的事迹,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遥远,虽然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我们无法体会,但英勇无畏、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一脉相传的。”一个个精彩的环节、一段段感人的讲述,让官兵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和鼓舞。
“传承贵在传,失传就是失职。今天,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,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英雄先烈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,才能不负昨天的光荣,不辱今天的使命。”总队政委肖光富说。
活动最后,李继德老人庄严领誓,全体新战士举起右拳,庄严宣誓。这是穿越时空的呐喊,更是面向未来的誓言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借腹生子看到的,谢谢!
|